

化学药品检测项目涵盖了药品的多个方面,包括性状、鉴别、检查、含量测定等,以确保药品的质量、安全性和有效性。以下是具体的检测项目及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:
此检测主要依靠检验人员的视觉和嗅觉进行判断,有时会借助放大镜等简单工具来观察药品的细微特征。
化学鉴别:利用药品与特定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特征性的颜色变化、沉淀生成、气体产生等现象来鉴别药品。例如,巴比妥类药物可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。
光谱鉴别:包括紫外 - 可见分光光度法、红外分光光度法等。不同的化学药品在特定波长的光下会有独特的吸收或发射光谱,可用于鉴别药品。如布洛芬在紫外光区有特定的吸收峰。
色谱鉴别:如薄层色谱法、高效液相色谱法等。将药品与对照品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进行分离,通过比较斑点或峰的位置、形状等特征来鉴别药品。例如,在薄层色谱法中,对乙酰氨基酚与对照品在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后,应在相同位置出现斑点。
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如下:
紫外 - 可见分光光度计:用于测量药品在紫外 - 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,通过绘制吸收光谱来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。仪器主要由光源、单色器、样品池、检测器等部件组成。
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:通过测量药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,得到其红外光谱。不同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中有特定的吸收峰,可用于药品的结构分析和鉴别。仪器包括红外光源、迈克尔逊干涉仪、样品池、检测器等核心部件。
薄层色谱仪:由涂布器、点样器、展开缸、显色装置等组成。用于药品的定性鉴别,操作简便、成本较低,可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分析。
高效液相色谱仪:主要由输液泵、进样器、色谱柱、检测器等组成。具有分离效率高、分析速度快、灵敏度高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化学药品的鉴别、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等。
杂质检查:包括一般杂质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。一般杂质如氯化物、硫酸盐、重金属、砷盐等,特殊杂质是指特定药品中含有的杂质,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。
水分测定:药品中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药品变质、药效降低等问题。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费休氏法、干燥失重法等。
溶出度测定:对于口服固体制剂,溶出度是衡量药物在规定介质中溶出速度和程度的指标,可反映药物的吸收情况和体内生物利用度。
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如下:
可见分光光度计:在杂质检查中,常用于比色法测定某些杂质的含量。通过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来确定杂质含量是否超标。
原子吸收光谱仪:用于测定药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。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,对铅、镉、汞、铜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。
费休氏水分测定仪:基于碘和二氧化硫在吡啶和甲醇溶液中与水发生定量反应的原理,通过测定反应中消耗的碘的量来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。仪器分为容量法和库仑法两种类型,可根据样品的含水量选择合适的方法。
溶出度仪:由转篮、桨板、溶出杯、恒温水浴等部分组成。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,通过搅拌、加热等方式使药品在规定的介质中溶解,然后采用紫外 - 可见分光光度计、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对溶出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测定。
容量分析法:包括酸碱滴定法、氧化还原滴定法、配位滴定法、沉淀滴定法等。通过用已知浓度的滴定液与被测药物进行化学反应,根据消耗滴定液的体积来计算药物的含量。例如,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阿司匹林,以酚酞为指示剂,根据滴定终点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。
仪器分析法:如高效液相色谱法、气相色谱法、紫外 - 可见分光光度法等。这些方法具有准确性高、灵敏度高、专属性强等优点,适用于多种化学药品的含量测定。例如,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 E 软胶囊中维生素 E 的含量。
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除了上述提到的高效液相色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紫外 - 可见分光光度计外,还需要以下设备:
此外,在化学药品检测中,还可能会用到离心机、超声波清洗器、恒温水浴锅、烘箱等辅助设备,以满足不同检测项目的实验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