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乳制品检测涵盖营养成分、安全性、品质指标等多个维度,需结合不同仪器设备实现精准分析。以下是详细分类及对应设备:
常规成分:
蛋白质:乳及乳制品的核心营养指标(如巴氏杀菌乳蛋白质含量≥2.9g/100g)。
脂肪:反映乳制品口感与能量密度(如全脂乳粉脂肪含量≥26.0g/100g)。
乳糖 / 碳水化合物: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重要参考指标(乳糖含量约 4.5g/100g)。
水分 / 灰分:水分含量影响产品保质期(如奶油水分≤16%),灰分反映矿物质总量。
微量成分:
微生物污染:
有害物质残留:
农药残留(如有机氯、有机磷):源自饲料或环境(如牛奶中滴滴涕残留≤0.02mg/kg)。
兽药残留(如抗生素、激素):常见于生鲜乳(如 β- 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限≤0.01μg/mL)。
重金属(如铅、镉):环境污染导致的蓄积性毒素(乳粉中铅≤0.5mg/kg)。
非法添加物:
全自动凯氏定氮仪
乳成分分析仪(傅里叶红外法)
高效液相色谱仪(HPLC)
气相色谱仪(GC)
气相色谱 - 质谱联用仪(GC-MS)
液相色谱 - 质谱联用仪(LC-MS/MS)
酸度计(pH 计)
浊度计 / 杂质度过滤装置
质构仪
原子吸收光谱仪(AAS)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-MS)
检测项目 | 仪器设备 | 操作要点 |
---|
生鲜乳蛋白质含量 |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| 消化温度 420℃,蒸馏时间 5 分钟,滴定用 0.1mol/L 盐酸 |
奶粉中三聚氰胺 | 高效液相色谱仪 | 强阳离子交换柱(SCX),流动相缓冲盐 + 乙腈,紫外检测 |
酸奶乳酸菌计数 | 微生物培养箱 + 菌落计数器 | 样品稀释 10⁻³-10⁻⁵倍,MRS 培养基 36℃厌氧培养 72 小时 |
乳脂肪中脂肪酸组成 | 气相色谱仪 | 甲酯化前处理,毛细管柱(DB-23),程序升温(140℃→240℃) |
乳制品检测需遵循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(GB) 及国际标准(如 ISO、AOAC)。例如:
GB 5009 系列:食品理化检验方法(如 GB 5009.5-2024 蛋白质测定)。
GB 19301-2025:生乳安全标准(菌落总数≤2×10⁵CFU/mL,体细胞≤50 万个 /mL)。
GB 10765-2021:婴儿配方食品标准(必需成分如铁、锌的含量范围)。
通过多技术手段协同检测,可全面监控乳制品从原料到成品的质量安全,保障消费者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