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粮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,液相色谱仪(HPLC)主要用于检测极性成分、微量营养物质及污染物,其高灵敏度和分离能力适用于复杂油脂基质的分析。以下结合国家标准与实际生产需求,详细说明需使用 HPLC 的检测项目:
检测目的:评估油脂营养价值,监控精炼过程中维生素 E 的损失(如脱臭工序导致的氧化降解)。
方法:反相 HPLC(C30 柱)结合荧光检测器(激发 295nm,发射 330nm),分离 α、β、γ、δ- 生育酚异构体。
标准依据:GB 5009.82-2016《食品中维生素 A、D、E 的测定》,定量限 0.1 mg/100g。
应用场景:
检测目的:验证油脂中植物甾醇的含量(如 β- 谷甾醇、豆甾醇),评估其降胆固醇功能。
方法:HPLC-UV(205nm)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(ELSD),需经硅烷化衍生化处理。
标准依据:GB/T 25223-2010《动植物油脂 甾醇组成和甾醇总量的测定》。
应用场景:
检测对象:人工合成抗氧化剂(BHA、BHT、TBHQ、PG)及天然抗氧化剂(迷迭香提取物)。
方法:反相 HPLC(C18 柱),甲醇 - 水流动相,UV 检测器(280nm)。
标准依据:GB 5009.32-2016《食品中 9 种抗氧化剂的测定》,限量要求:BHA+BHT≤0.2g/kg。
应用场景:
检测对象:对羟基苯甲酸酯类(如尼泊金乙酯)、山梨酸及其盐类。
方法:HPLC-UV(254nm),需经液液萃取或 SPE 净化。
标准依据:GB 5009.28-2016《食品中苯甲酸、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》。
检测对象:黄曲霉毒素 B1、B2、G1、G2(强致癌物)。
方法:HPLC - 荧光检测(需柱后衍生化),激发 365nm,发射 435nm。
标准依据:GB 5009.22-2016《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 族和 G 族的测定》,限量要求:植物油中 B1≤20μg/kg。
应用场景:
花生、玉米等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筛查;
食用油成品的出厂安全检测。
检测对象:苯并 [a] 芘、苯并 [a] 蒽等 16 种 PAHs(高温加工产生的污染物)。
方法:HPLC - 荧光 / UV 检测,需经硅胶柱净化。
标准依据:GB 5009.27-2016《食品中苯并 [a] 芘的测定》,限量要求:植物油中苯并 [a] 芘≤10μg/kg。
应用场景:
检测对象:DEHP、DBP、DINP 等(塑料包装迁移至油脂的污染物)。
方法:HPLC-MS/MS,需经 GPC 或 SPE 净化。
标准依据:GB 31604.30-2016《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》,限量要求:DEHP≤1.5mg/kg。
检测对象:棉籽油中的毒性成分游离棉酚(GB 1537-2019 规定≤0.01%)。
方法:HPLC-UV(235nm),需经甲醇 - 磷酸衍生化。
标准依据:GB 5009.148-2014《食品中棉酚的测定》。
检测类别 | 具体项目 | HPLC 方法 | 标准依据 | 限量要求 |
---|
营养成分 | 维生素 E | RP-HPLC-FLD | GB 5009.82-2016 | - |
| 植物甾醇 | HPLC-UV/ELSD | GB/T 25223-2010 | - |
添加剂 | BHA/BHT/TBHQ | RP-HPLC-UV | GB 5009.32-2016 | ≤0.2g/kg |
污染物 | 黄曲霉毒素 B1 | HPLC-FLD(柱后衍生) | GB 5009.22-2016 | ≤20μg/kg(植物油) |
| 苯并 [a] 芘 | HPLC-FLD | GB 5009.27-2016 | ≤10μg/kg(植物油) |
| DEHP 等塑化剂 | HPLC-MS/MS | GB 31604.30-2016 | ≤1.5mg/kg |
品质指标 | 极性氧化产物 | SEC-HPLC-RID | ISO 18363-1:2015 | 油炸油≤27% |
| 游离棉酚 | RP-HPLC-UV | GB 5009.148-2014 | 棉籽油≤0.01% |
色谱柱选择
检测器组合
前处理技术
粮油企业使用 HPLC 的核心目的是保障产品安全性(污染物控制)、营养性(维生素 / 甾醇)及真实性(掺假检测)。企业需根据产品类型(如植物油、动物油、特种油脂)和工艺特点(压榨、浸出、精炼),选择适配的 HPLC 方法,并严格遵循 GB 标准及 ISO 国际规范。例如,对于高价值的橄榄油,需重点监控其甾醇指纹图谱;对于油炸用油,需定期检测极性氧化产物以确保食品安全。